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永远飘扬的旗帜

永远飘扬的旗帜

关键词:旗帜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突泉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nmgt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23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这里,建县百年,她与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起成长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。
  这里,是抗日战争早期重要的后方基地,国难当头,抗日志士前仆后继,舍生忘死,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幕。 
  这里,是民主解放战争的战略根据地,广大群众积极参军支前,为创建后方根据地和解放全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  这里,就是红色革命圣地——突泉县。
 
 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,历经改革与建设的风雨洗礼,自革命的火种播撒之日起,突泉拼搏奋进的脚步就一刻也没有停息。在党的领导下,勤劳智慧的突泉人民经过了艰苦的革命斗争,迎来了解放和自由。在党的领导下,广阔的突泉大地掀起了建设、发展的热潮,大步走向繁荣与富强。
 
  解放篇
  在没落的满清社会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,突泉人民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,学校被迫开设日语课,接受奴化教育,生活必需品实行配给,煤油脱销,棉布绝见,配给的更生布即废旧物织品数量极少。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每年强征“出荷粮”3万吨,农户口粮被抢掠一空,全县约有4500余名青壮劳力被抓丁当国兵或驱使赴各地修筑战备工事,人民生活苦不堪言。
  英雄的突泉儿女争生存,求解放,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,突泉大地遍燃抗日烽火。伪满政府设立当年,抗日志士陈普书率抗日义勇军400多人攻克突泉县城,并插旗招募旗2000人开始抗日活动,后来义勇军被击败。在水泉村东大泡子屯,百余抗日义勇军击毙日军副参事官山口六郎。六户部分人民群众不堪忍受殖民统治起来反抗。日军设宪兵团搜集情报,镇压抗日人士,却始终不能熄灭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。东北抗日联军嫩江3支队80多名抗联官兵到突泉镇、杜尔基、水泉、六户、溪柳等地帮助发展抗联组织,选拔优秀进步青年400多人。1943年,八路军前方总部派刘健民到东北当交通员,经常活动在扶余、前郭、中旗、前旗、突泉等地,在突泉培养党的积极分子和革命力量30多人,秘密搜集日伪军情报资料,广泛发动群众,组建农民反日会、抗日救亡组织,为迎接苏联红军率先进入兴安地区,打败日本侵略者,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
  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,突泉政局依然一片混乱,国民党分子、地主、土匪各种反动势力粉墨登场,抢夺抗战果实,广大群众生活贫苦,经济凋敝,社会混乱。1945年,东北民主联军洮南支队副政委胡秉权受中共嫩江省委派遣接收突泉,开展革命工作。1946年,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办第一期干部训练班开课,宣传革命道理,播洒革命火种。至1948年,秘密发展党员达693人。
  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!”党支部成立后,迅速发动农民群众,抓好武装建设,带领群众粉碎地主武装,进行反奸清算,剿灭土匪,开展土地革命,真正实现“耕者有其田”。
  1946年,辽西军区后勤部和辽吉军区的后勤部,陆续迁至突泉,成为战略根据地。全县人民积极组织担架队、运输队,踊跃做军鞋,并为辽吉军区后勤部队生产手榴弹壳,为野战医院提供医用酒精,军需物资不断运往前线。
  抗美援朝期间,突泉县有3000多儿女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45人长眠异国他乡,社会各界还捐款购买飞机,捐献黄羊肉,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。
 
  党建篇
   “一唱雄鸡天下曰。”1949年,新中国成立了,突泉人民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充满了欢笑、充满了热情,实现当家作主。面对战争的创伤,面对满目苍凉,一片废墟,那个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群众与敌人作坚决斗争的党,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干劲、拼命精神,带领群众用智慧和双手在苍凉中耕耘,在废墟上播种。
  突泉县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“为老区人民造福、为红土地添彩”的宗旨,一任接着一任干,一任干给一任看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改革、开放、搞活,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学习贯彻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落实科学发展观、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,深入实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、肃风整纪工程,“公开、问责、民评”三措联动,建设廉政务实高效的政党。科学规范用人机制,在扩大民主、公开选拔、民评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,一大批有知识、懂经济、开拓创新的优秀党员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。到1985年底,全县党组织有102个,党员8347人。发展至2011年,有党组织698个,覆盖率达100%;有党员11165人,党员的年龄结构、文化结构、性别结构日趋科学合理。党的组织建设、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。
 
  经济篇
  1902年,清代政府推行“移民实边”政策,辽宁、山东等地汉族农民陆续携家而来,承领荒地,至1932年,全县有耕地70余万亩,突泉发展成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。但当时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量土地,贫雇农土地很少或无地。解放后,县政府鼓励农民开荒种地,发展粮食生产,支援解放战争。1949年,耕地增至140万亩。然而,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,平均亩产仅有74公斤。随后,自然灾害、文革天灾人祸又一同袭来。
  坚强的战斗堡垒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精心谋划经济社会发展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,一步一步地改变着贫困的面貌,一笔一笔地描绘着美好的图画,一茬茬地收获着希望,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写下了壮美的篇章!1984年,全县粮食总产突破3亿斤,以种植业为主,亩产实现115公斤。工业初具雏形,有制酒、造纸、农机加工、煤炭等16家国营企业,年产值1780万元。
  2007年,又一届党政班子接过历史的重任,与全县32万人民并肩奋斗,深入实施“3331”发展战略,克难攻坚,开拓奋进,突泉县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,各条战线捷报频传。
突出发展特色、绿色和高效农业的浪潮席卷着全县大地,现代农业破题起步。舍饲养畜、封山围草、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措施全面推进。同时吹响了向农牧业产业化进军的号角,蔬菜、禽类养殖、设施农业三大农牧业产业化项目深入实施。粮食年产稳定在10亿斤以上。被评为“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”、“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(市)”、“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”。
  整合风能、矿产、农畜产品三种资源,培育打造能源、矿产加工、农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,基本形成了能源、矿产资源开发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、酿酒、造纸、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,新型工业初步架构。2008年龙源牤牛海风电一期5万千瓦在全盟率先并网发电,填补了全盟风电领域空白,到2015年,突泉县规划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以上,成为蒙东地区重要的风能发电基地。水泥粉磨站、长春岭铅锌矿项目取得新进展。生物质改性燃料、蛇纹岩综合开发项目签订协议。安达牧业肉鸡产业链项目、300万件服装加工建设项目、CL体系基地建设项目迅速推进。莲花山铜矿、禧利多铜矿自主创新,年铜产量分别达到1500吨。以雨润集团、安大牧业、叁山菜业为代表的农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,舞起了带领24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。
  坚持规划先导,量力而行,适度超前,东扩内升,城乡联动的总要求,推进城乡建设统筹发展。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服务发展为宗旨,拉大城市发展框架,完善市政公用设施,增强城镇服务功能,使城镇品位不断得到提升。突泉镇被命名为“全国第三次城市综合整治优秀县城”、“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”。
 
  民生篇
  民国初期,我县没有官办学校,大户人家为培养子弟学文化,筹资兴办私塾,1927年全县有14处私塾。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也都创办了学校,但历经匪患难骚扰,学生失学现象严重。新中国成立后,小学教育发展迅速。1949年,全县有小学校240所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办学条件得到改善,至1985年全县有教师2729人,全县小学生42000多人,入学率达98.4%。发展至2011年,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,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,全县有教师3300名,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从幼儿到高中各阶段的优质满意教育。
  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迅猛发展。卫生事业初步构筑了以县人民医院、中医院、防疫站、保健院为中心,基层卫生院为枢纽、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,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,并与北京空军总医院建立协作关系,城乡群众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。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,省际大通道贯通突泉县,油路、水泥路总里程达到240公里,实现了乡乡通油路、水泥路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,工伤、养老、失业、生育、医疗“五险”覆盖面不断扩大。连续多年实施十项民生工程,哪里有民生的热点难点,哪里就有党的身影,焊工培训、产业富民、热源改造、市政建设等惠民举措层出不穷。
  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幸福指数逐年攀升。清末,县境蒙荒初辟,连年灾荒,农民度日维艰。民国时期,天灾匪患连年发生,民无宁日。日伪统治不顾农民饥苦,强行向农户征集粮草,纳税捐,百姓无论男女衣难遮体,食不饱腹。解放初期,广大群众生活逐步好转,身着青灰蓝制服,脚蹬黄胶鞋。餐桌上土豆白菜粗粮唱主角。土房茅屋内土坯炉灶,风匣鼓风,牛粪取暖。到80年代,洗衣机、电视机、自行车、缝纫机“四大件”开始走进百姓家中。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满足。如今,衣着讲究色彩搭配,时尚个性,饮食讲究营养均衡,保健养生,城乡居民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单元楼、砖混结构住房。摩托车被普及,私家车逐年升温。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广场文化活动好戏连台,异域采纷呈,地方小戏、漫画、剪纸、根雕、年画等文化品牌响亮。突泉县被评为“全国文化先进县”、“民间绘画之乡”、“民间戏曲之乡”。

  红旗飘飘,党旗猎猎。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,青春常在。突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满怀喜悦和希望,迈着铿锵的步伐,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历史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